连续9年!无一般以上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的“一字决”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康巴传媒
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落实6名县级领导、24个部门(单位)、280名干部牵头负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整合镇村干部、民兵、护林员、草管员力量,成立磨西镇30人、燕子沟镇50人的群众义务扑火队伍。
组建20人的景区专业综合应急救援队,设立巡护网格172个、巡护人员100人。
结合海螺沟景区既为泸定县重点林区(林地面积389.34公顷、草地面积70.72公顷)又是国内外知名景区的实际,制定了“1+8”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方案和四项清单。

查隐患 堵漏洞 强督导 严打击
海螺沟“三个一”奏响林海平安乐章
“各位乡亲听我言,防火安全记心间;只有火源不入山,森林草原才安全。农村二月三月间,春耕播种忙下田;焚秸秆烧地边,诱发火灾是隐患;上坟养成好习惯,鲜花水果坟前献……”春节前后,在泸定县磨西镇磨子沟村,一辆摩托车载着村村响大喇叭进村入户,喊出阵阵本地方言顺口溜。
严格实行景区县级领导包镇、镇(部门)领导包村、镇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户主包家庭成员、护林(草)员包山头地块的“六级网格管控”责任制。制定《海螺沟景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案》《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工作规则》。“过一个节脱一层皮,但‘不冒烟不见火’就又是一次胜利!”和记者说这话的是磨子沟村(原蔡阳坪)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刘国清。今年53岁的老刘在护林员岗位干了数年,负责中岗、马儿河坝集体和自留山林区约2016亩管辖区面积以及日日巡村流动宣教等护林防火工作。
这几年,老刘深感“扬眉吐气”,充满了职业自豪感。“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只要是有利于森林草原防灭火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增加人力、物力。我们护林员人手一件‘荧光黄马甲’一个红袖套已成标配,每天的工作轨迹要及时报知村‘两委’,随后公示在村级活动室外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和应急维稳工作值班记录板’上,打不得一点马虎眼。”老刘说,进入防火期以来,他每天在所辖河坝山林、村寨人户间的巡护路程少说也有10余公里。
但老刘并非“单打独斗”。他摩托车载着的大喇叭里一遍遍放着的是由磨子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康精心录制的方言版防灭火顺口溜,“全村12名村组成员同8名护林草管员,可以说从去年国庆黄金周起就放弃了正常节假日,在各自的岗位上看护巡控、值班蹲点、上山入户、严防死守,持续奋战在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线。”王永康欣慰地表示,村组干部任劳任怨、护林员们守土重责、乡里乡亲积极配合,通过查隐患、堵漏洞、强督导、严打击,筑牢了冬春森林草原“防火墙”。
自去年州人民政府发布森林草原防火命令,明确全州森林草原防火期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开始,数月以来,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始终紧绷森林草原防灭火这根“弦”,构筑起设卡抓“点”、巡护查“线”、瞭望管“片”、宣传设“防”的“大联防”格局,织牢织密“铺天盖地”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网。

“早8点晚6点”是老刘日常的“上下班”时间。今年春节期间,老刘将出门上岗的时间提前了1个钟,而下岗回家的时间则推后了1个钟。对此,他很有发言权:“春节风干物燥,是火灾高发期。更何况我们家家户户历来都有‘烧老鹰窝窝(除旧迎新)’、上坟祭祀、燃放鞭炮的传统习俗。今年一改往年传统,明令禁火,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更是要严加防范。许多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就隐藏在大家不经意的小动作里,因此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工作必须做实做细。”2月3日清晨,磨子沟村村支书王永康和护林员老刘带上装备,开始新一天的森林草原及民宿民房巡查。在巡山巡村结束后,两人迅速前往所辖坟区,蹲点辖区内的每个坟头,通过以坟管人,与亡人的亲属签订告知书,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管理,宣传文明祭扫。
“通过前期摸排,我们村划分了4个上坟片区,每个片区分派了1名村组成员、2名护林草管员24小时轮流蹲守,同时做好值班备勤和应急准备。”王永康补充说,“值守人员还需记录坟头所在坐标、亲属管理者和联系方式等,确保每座坟头与亲属管理者一一对应,管理和宣传更有目的性和效果力。”当天,是“区域集中上坟”的最后一天,接过森林防火告知书,村民马晓平爽快地签下名字。“森林防火,保护生态,人人有责!”马晓平十分支持村里“集中上坟、以坟管人”的模式。

他说,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之一,祭祀既要安全,更要文明。“目前,森林草原‘零火警’并非偶然,党委政府工作到位,对我们老百姓的各种宣传教育入脑入心。”磨子沟村村民王友平说,村规民约里对森林草原防灭火提出“7严禁7必须”,全村施行“群防群控”“联户联保”,“村民们都清楚知道一人违规全村受害的工作机制,但凡本村村民或外来入村人员如有违返上述规定的,整村都将取消一切惠民惠农政策和所有一切评优资格、集体经济分红资格。”今年,全镇14个行政村从1月28日至2月3日施行“区域集中上坟”,严禁进山祭祀人员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引导群众上坟不烧纸、祭祀不冒烟,以期用文明的力度体现慰藉的温度。 海螺沟景区党委、管理局更是将护林防火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提振到“巩固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国家级森林温泉康养度假区建设”的新高度
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成立了局、镇、村三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绘制了三级森林草原防灭火作战图、应急处置流程图,对隐患点位、水源点位、应急路线等均全部明确;同时修订了村规民约,落实了“十户联保”180个责任制。“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要保护好林草资源,预防森林草原火灾是重中之重、头等大事,不然一把火,几十年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海管局生态环境与林业草原科科长方威毅告诉记者,这些年在众多基层护林人员的努力下,海螺沟景区连续了9年无一般以上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成绩,保护好了海螺沟这片得天独厚的林草资源。
方威毅表示,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森林草原防灭火早不再是林业一家之责,而成为了局、镇、村三级凝心聚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重要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视,不仅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更体现在落实抓细相关举措上。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传导森林防火压力,层层夯实森林防火责任。”同方威毅所在科室合署办公的甘孜州海螺沟景区森林保护站站长杨永全说,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海管局先后召开17次专题工作会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均在森林防火重要时间节点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各自主抓、分管领域的重要议程,专题研究部署,深入重点林区一线,专题调研督导森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