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龙县委组织部

新龙县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

发布时间:2021-05-17 来源:

一、我县的红色资源

(一)红色故事。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南下执行《康(定)道(孚)炉(霍)战役计划》,由宝兴翻夹金山到达丹巴,再由丹巴西进,进入道孚、炉霍、甘孜一带,为了扩大战果、迎接红六军北上,红四军军长王宏坤带领28团、36团、直属队和军机关前往新龙;第十师(师长张才千),3月27日,由炉霍出发,行军三天于4月2日深夜驻甲拉西益西寺;另一路红四军第十一师在师长周世元、政委陈锡联率领下,从道孚出发,行“瞻道路”经过女宫、瓦日、甲斯孔、卡美、古拥、威尔果、格则隆巴到拉日马扎宗寺、甲拉西沟抵新龙,师部驻在县城老街;政委王建安率领三十二军从道孚前去雅江接应二、六军团北进,在甲洼会师后,三十二军主力经“瞻雅道”开往新龙,途经子拖西、尤拉西,再分兵一部分行洛古、翻越4970米的萨拉娘阿山到益西寺休整;另一部分从麻西下朱倭、上朱倭、互日拿卡、日达、仁谷、黑日、曲格到县城。

1936年5月21日,朱德、张国涛、徐向前致电王建安、王宏坤。5月23日红六军达稻城,要求王建安、王宏坤到雅江迎接,以便北上。6月4日,红四军派出一部分红军给红六军团送信。红六军团在肖克等人率领下在理塘甲洼与三十二军会合,1936年6月13日,离开甲洼迅速向新龙进军,15日进入新龙,16日宿营麻日,17日分兵两路,一路经博孜到杜西进城,另一路从麻日到皮察翻山到洛鲁过雄龙西抵县城,受到了红四官兵和新龙城区群众的夹道欢迎,18日,两军百姓在下街搭台联欢。

红四军与红六军团在新龙会师后,6月19日从新龙县城出发,一路经地龙、甲孜、绕鲁翻山到土木寺,经打火沟到甘孜,一路沿雅砻江到拖坝,在甘孜会师后北上抗日。

(二)红色人物

1.扎喜旺徐,1913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和平乡格日村一个藏族贫苦牧民家庭。1935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直接参与创建了党在藏族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甘孜波巴政府,并担任甘孜波巴政府骑兵连连长,同年6月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8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藏族中第一批共产主义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西北局行政处科长,内蒙古盐务局局长,锡察两盟行政委员会处长,兴安省政府财经处处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扎喜旺徐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团长,果洛藏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主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青海省民族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青海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秘书长、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政法司司长。

粉碎“四人帮”后,扎喜旺徐历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副书记兼政协主席,省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青海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他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扎喜旺徐一生立党为公,忠心为国,一心为民,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而又历经坎坷,他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藏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繁荣昌盛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正如有关部门在评价他一生的业绩时所指出的那样:“扎喜旺徐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为各族人民团结进步事业含辛茹苦,辛勤工作,为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贯彻执行爱国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10月16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1岁。

2.扎西泽仁, 男,藏族。1910年12月30日出生于新龙县如龙镇。1932年国民党招考飞行员,扎喜泽仁应征入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名藏族飞行员。曾在双流机场主动请缨空中阻击日军飞机,为其它飞机作掩护。1949年率领5000多名官兵起义,迎接前来解放甘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起义后,王震作为他的介绍人,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扎喜泽仁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先后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民族事务会委员及民族处处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政务院边境四省(四川、西康、甘肃、青海)工作团委员;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54年,毛主席主席在北京接见甘孜州理塘县上层喇嘛,时任中央民委委员的扎喜泽仁参加了接见并为毛主席担任藏语翻译。1956年,扎喜泽仁调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工作,先后出任西南民族学院工会主席、教务处处长等职。1984年,扎喜泽仁在西南民族学院离休,在党和人民和睦温馨的大家庭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2008年,扎喜泽仁在成都去世,享年98岁。

二、我县革命旧址现状及保护情况

目前我县还保留的红色资源有三处,分别是波日桥、益西寺、新龙县烈士陵园。

(一)波日桥(红军桥)

波日桥又称为红军桥,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乐安乡尼拖村百日组,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后,曾从此桥经过。

波日桥建于元末明初,位于乐安乡境内,距离县城36公里,横跨雅砻江,是康巴地区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伸臂木质结构桥,素有“康巴第一桥”美誉。是雅垄砻江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藏式伸臂桥,其桥墩用圆木,卵、片石相掺,外壁用圆木垒叠成墙,树藤缠结而成,不用一铁一钉,造形粗犷质朴。2004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政府对波日桥进行了抢险加固项目,总投资550万元。方案采用局部落架维修,即对桥亭拆卸后,掏空桥墩,桥墩底部浇筑混凝土基座,稳固桥墩,对挑梁后尾进行钢板压固,此措施期望达到彻底解决桥面倾斜问题。2020年完成波日桥保护维修项目,总投资386万元。包括周边的环境整治和栈道的修建。

(二)益西寺(红军驻地旧址)

益西寺(红军驻地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甲拉西乡依西村,曲格山下,距县城3公里。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瞻化(今新龙县)时,红军的一个师部曾驻扎在益西寺一个月之久,与益西寺的僧侣接下了深厚的感情。寺内至今还珍藏着红军长征时赠送的一副铜钹和一面绣有:“益西寺是我们红军的寺庙,我们一定保护它”的锦旗。2007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政府拨专款20万元全面修建益西寺。2017年益西寺博物馆进行了维修改造。

(三)新龙县烈士陵园

新龙县烈士陵园,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如龙镇城区村磨房沟组,雅砻江南岸。1956年修建,最初位于城内,1965年迁置现址,占地约10亩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墓区面积300平方米,墓区空地面积100平方米,年接待人数约2000余人。1987年10月在园内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烈士纪念塔。陵园主要由红军烈士纪念塔、墓地、骨灰放置室、工作人员住房组成。塔身铸有廖志高题“中国工农红军烈士纪念塔”红色大字。距塔背面1.5米处为一座在1936年红军长征在新龙县格日战斗中牺牲的9位红军战士的合墓,陵园共有233座单体烈士墓,水泥砌椁出露。2016年完成了烈士陵园的维护和改造项目,总投资316.5万元,维修了道路、围墙、管理房(办公室、展厅、住房)、骨灰堂、纪念碑,亭子、墓群维修、花台、大门、台阶两处、公厕、挡土墙、墓道等,将水泥砌椁出露改建为大理石墓。

三、利用情况

一是宣传烈士英雄事迹。编纂出版了《新龙县革命发区革命史》《新龙县文史资料》《红色故事小读本》《新龙情缘》等书册,免费发放给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及广大人民群众等,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讲红军在新龙的红色故事。

二是开展烈士纪念活动。在4月5日清明节和9月30烈士纪念日,每年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县四大家领导、县级各部门、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在新龙县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了烈士公祭活动,祭奠革命先烈,弘扬光荣传统,担当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利用清明、五一、五四、七一、八一、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前来缅怀革命烈士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平常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小学校到波日桥、益西寺进行参观, 由当地文物部门负责人员对波日桥和益西寺的红色故事和革命意义进行讲解,让更多的人知道波日桥和益西寺的红色故事,从而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文物的利用。

四、路线规划

    为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结合我县全域旅游设计旅游线路。

(一)新龙探秘之旅:格萨尔机场-新龙-甘孜-格萨尔机场(双飞3日游)

格萨尔机场-32km红山旅游景区-44.1km阿色沟(土木寺)35.2km卡瓦洛日神山-17.9km波日桥-35.8km新龙(晚餐、住宿)

新龙60km拉日马石板藏寨(午餐)54km益西寺新龙(晚餐、住宿)

新龙-32km措卡湖(午餐)-41km扎嘎神山(嘎绒寺)-136km甘孜(格萨尔王城、晚餐、住宿)

(二)白玉-新龙(双飞2日游)

白玉县-察青松多保护区-128km亚青寺(日通大草原帐篷城午餐)-阿色沟(土木寺)-雅砻江大峡谷(沿途)卡瓦洛日-波日桥-126km新龙(晚餐、住宿)

新龙拉日马石板藏寨(午餐)益西寺(返程途中)新龙(晚餐、住宿)

(三)自驾游

新龙县城—6km益西寺25km扎呷神山(嘎绒寺)21km措卡湖(午餐)康定(晚餐、住宿)

甘孜—雅砻江大峡谷(沿途)—卡瓦洛日—波日桥—新龙县城

炉霍—雅砻江大峡谷(沿途)—卡瓦洛日(财神道场、财富之山)—波日桥—新龙县(午餐)—32km措卡湖(措卡寺)新龙县城(晚餐、住宿)

新龙县-益西寺扎呷神山(嘎绒寺)皮察沟通宵温泉友谊大草原亚青寺(日通大草原帐篷城午餐)白玉县


上一条: 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