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县:“三抓三强”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发布时间:2023-05-16 来源:中共白玉县委组织部
白玉县突出“三抓三强”,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抓组织,强堡垒。注重规范设置。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等方式,设基层党组织240个,建网格党小组455个,边界联合党组织6个,两新领域功能型党组织25个,小区党支部4个,持续延伸党的触角。打造党建品牌。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年“堡垒建设、能力提升、先锋示范”三大工程,创新打造“三河三线·玉帜领航”和美乡村党建示范带品牌,按照“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标准,打造示范村28个,形成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党建示范集群。强化阵地管理。按照村级活动阵地“八有”建设标准,坚持“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原则,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46个,规范132个村(社区)级活动阵地机构挂牌,严格管理使用。
抓队伍,强保障。选优配强乡村干部队伍。选拔熟悉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54余名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动态培养和管理台账,储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95名。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383名,建立驻村干部21条“一宣六帮”清单,创新“1+N”管理机制,推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着力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挖掘培育本土人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作用,注重从本土培养一批懂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人才,实施“一村一领头人”、优秀农民工培养计划,培养致富带头人130余名。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定向培养75名会计人才。
抓培训,强素能。理论武装强党性。采取“送教上门”“坝坝会”等方式,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学习内容,分层、分批对2035名农牧民党员开展全覆盖兜底培训,提升政治涵养、宗旨意识、工作能力。业务培训提能力。采取“县内培训+县外调训+对口支援集训+县内轮岗”模式,依托省内外对口帮扶、省直定点帮扶、县委党校等平台,分层分类举办专题培训28期4500余人次,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专题培训16期1640余人次,着力提升基层干部综合能力。技能培训促就业。聚焦转岗就业,围绕摩托车维修、中式烹饪、餐饮旅游服务等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65期2759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7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4396人。
撰稿:泽郎拉姆
审稿:杨翼飞